通過閱讀課文,把握全文大意,了解作者情感、文章特色等知識點。不同類型的課文需要不同的閱讀方法:
教讀課文需精讀,字、詞、句、篇等各個知識點全方位掌握,精彩語段達到成誦;
自讀課文需泛讀或跳讀,一目十行,提高閱讀速度,這也是近幾年高考考查項目之一。
勾畫標記
閱讀課文同時,把文中的重點句、中心句、名句以至生字、生詞,用不同的符號勾畫出來,既加深印象,又便于復習鞏固,一目了然。遇到規范句子,還可劃分句子成分,復句還需標明關系,典型語段要劃分層次、歸納層意。遇到疑難,還要作標記,便于之后向老師同學請教。
善用工具書
字典、詞典、參考資料,只要用得上,盡可能發揮工具書的作用。親自查找答案,是探索學習方法、摸索學習規律的過程,也是提高工具書運用能力的過程。對于似曾相識的語句,不妨查一查學過的課文,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溫故而知新”。查出的答案經過分析辨別,理解能力又能得到提高。
善于提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復習過程免不了有疑難,既要獨立鉆研,又要善于向老師、同學請教。有時向老師請教一個問題,老師很可能會把相關知識聯系起來,使你融會貫通。
寫的練習
無論平時學習還是考試,有的同學往往把常用字詞寫錯,為什么呢?就是缺少寫的訓練。生字、生詞、重點語句不妨在理解記憶的基礎上,反復寫一寫。比如有些作文題,往往看似容易寫來難,所以也要動筆寫寫,切忌眼高手低。
勤練習題
通過做練習題,檢驗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做題要把考題的目的、意圖弄清,還要注意歸納總結,尋找規律,增強應試能力。做練習題,既要在老師指導下進行,也要自覺地做。我們反對搞“題海戰術”,但不做一定數量的練習題,也談不上質量。練然后知不足,及時反饋矯正,以求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
思考|聯想
復習的內容可以通過“想”來鞏固。從點到面,也可以從整體到部分,或縱向或橫向,把知識點有機地聯系起來,形成知識體系,印在腦海里。當某個知識點聯想不起來時,要經過查找及時鞏固。
想的時空不受限制,無論課上、課下,還是校內、校外,都可以盡情地利用時空。當你“山窮水盡”之時,通過聯想,或許就會步入“柳暗花明”之境呢。
相關推薦:
- 初中語文:議論文閱讀中必須討論的問題總結了閱讀議論文的相關知識點。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與以前的敘事閱讀知識點相比,內容更少,體系更強。這是否意味著議論文是一個沒有凹點的馬平川?據估計,孩子們會皺眉嘀咕:怎么會這么容易呢?那么,今天我們將結合具體類型的問題來討論回答問題的技巧和...
- 中學生學習的十二個習慣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 教育不是搞轉型產品,不是搞短平的小企業,兒童早期教育而是更多地把古老的上一代逐漸積累下來的那些優秀的文化積淀傳承給下一代人,它應該是很有規律的。良好的習慣是孩子所儲存的資本,它會...